❁励志文章❁
【人才的培养】
人才有时真的需要有意识的培养。
我们队是出了名的穷队,但是在培养人才方面却出了三家。
一家的家长是复原军人,也许在外面见多识广,懂得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复原军人的家长复原后,就开始做生意,到离家较远的观鱼庙,太平圩,船形贩鱼卖,以他复原军人的身份,他坐公共汽车不要车费.他赚的钱不建房子,不做另外的,就是一个劲的缴孩子读书,那时复原军人的身份,孩子可以加20分,于是他的五个孩子中,有四个都考上了大学,考不上的复读都要考,结果,都成了人才。只有一个小儿子,他爸爸过逝后才读的高中,没考上大学,后来复原军人的小儿子说,如果他的爸爸迟死几年,他也可以考上大学。要知道当时考上大学是多么荣耀的事,可以分配工作。
还有一家的爸爸是在县城的服装厂当师傅,也非常的有眼光,把它的两个儿子,一个缴起清华,毕业后分配到市里财政局当了大官,连带我们那里的人也占了不少光,他家的泥坯房子后来要垮了,一句话,村里的人就帮他修葺好。一个考上大学,分配到银行,做了行长,也算是事业有成。
最后一家的爸爸的工作是地质勘探,小时候家里人多,不肯去读书,说这么多人吃饭只人他一个人读书,还成为那时的笑话。后来也许在工作中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就把自己的儿子缴到了硕士,在长沙湘雅医院工作,儿子有成就,父母就带到了一起享福。如果当初不努力培养孩子,怎么会有今天的幸福?
再又说说另外一家的父亲,本来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可是那时的政策把他打成右派,后来平反了,但他再也提不起缴孩子读书的激情了。他只读了个初中,只当了个会计,都批斗成那样,不要让后代赴他的后尘。所以他的孩子现在都在家,种田,打工,哪怕当时读书很优秀的小儿子,也在红砖厂搬砖头。没什么大的作为。
优秀的父母教出优秀的孩子。身在农村,其实那时我们的父辈都是捏泥巴出身,对于育人根本没有培养意识,那时每家的孩子又多,读书不行的又总是留级,好像都没读多少书,后来走上了社会,学问与收入真的成正比,到这时明白培养孩子的重要性。好在还是有几家做了育人的榜样。才有了后来的家庭,不管有不有钱,不管是男是女,只要肯读书,都要缴。所以后来的孩子的受教育程度都普遍提高了。这也是几家培养读书人对周围的风气的最好影响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