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6日星期日

萧秀妃老师分享篇
清理,清理】
這是昨晚學員的分享,
她四天前陪媽媽參加工作坊,
徵求她的同意分享給大家,
願增強大家的信根,
同時祝禱她的媽媽一切平安。
********************
老師:
媽媽上完課後,
為了不到二哥,
非常認真的清理。
星期一就清理完爸爸的500遍,
星期二清理完外靈的400遍。
不過,昨天傍晚媽媽過斑馬線時,被一輛車從後面撞到。
撞到頭,身體無其他外傷。
到醫院做頭部的電腦斷層掃描,
幸好腦部並無出血。
有輕微的腦震盪,
媽媽一直覺得頭暈。
(當下清理媽媽的頭暈,這樣對嗎?)
在見到肇事者的當下有股怒氣,
因為媽媽畢竟年紀大了。
但因剛上過課,
想想這或許是前世的因果,
所以怒氣平息下來。
早上辦出院時,
醫生過來說,
媽媽腦下垂體有長一顆東西,
因昨天的電腦斷層沒打顯影劑,
所以無法判定是腫瘤還是血管瘤。
我們決定先出院,再到中山醫院做檢查。
聽到醫生的話,
我竟有點感謝撞到媽媽的貴人
因為她才讓媽媽發現那一顆的存在。
我會認為或許是因為媽媽長年的怒氣所造成,
因為媽媽這兩天很認真的清理,
所以讓我們看見的存在。
(因為:除非它引爆不好的後果,否則平常也不可能去做腦部的電腦斷層)
既然願意讓我們看見,
相信是可治癒的。
(老師,我要如何幫媽媽做清理?
************************
記得之前也有一位學員有類似發生,
那位學員健康非常不好,
頭部長一顆腫瘤,
做了很多治療還是沒有改善。
排列後她很認真做功課,
做完全部功課到醫院做頭部腫瘤追踪時,
發現頭部更深層地方還有一顆更大顆更危險的腫瘤一直沒被發現,
當下馬上安排住院及開刀,
她開刀前後都很認真清理,
最後一切平安度過,
上次再看到她時,已完全看不出是動過大刀的人。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是我們可以預測和安排,
但我們可以透過清理讓我們的心平靜的到達彼岸,
祝禱一切平安,
深深祝禱。

2017年8月3日星期四

我们往往因為无常的发生和打击 才能从无明昏睡的状态给震醒! 
然后,我们才看见,原来我们心中认为是""的事,""的事,把自己那套,用在他人身上是一种非常霸道和不礼貌的行为!
嗨,大家好
我是美国第18期禅绕认证师Sinyee Ho
KL禅绕/曼陀罗课程 欢迎Pm 🙇 🙇
更多画作 欢迎点击浏览 👉
https://www.facebook.com/aurorazentangle/


2017年7月31日星期一

大家好,又一个星期过去了。今天我要和你们分享何权峰【这辈子,至少觉悟这一次】之快乐并不是在目的地,是旅程中每一步造就了快乐。。。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主题了:
欲望就像小孩。
我们不该想要怎么去满足,而是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满?
.古德Jane Goodall早年在东非刚比河保留区观察黑猩猩时,他把香蕉放在诱饵盒中吸引动物前来,黑猩猩会来到盒子边拿起香蕉坐在一旁享受。为了做实验,珍.古德决定将盒子中香蕉的数量增加到黑猩猩一次吃不完的数量,看看会有什么结果。结果一阵混乱,猩猩对抱不走的香蕉也要抢,为了多余的香蕉互相打斗。
      你或许会笑这群猩猩傻,又吃不下,也抱不走,有什么好争的?但是你没发现吗,其实人也是这样。
      你可以实验一下,倒一卡车的名牌包包或鞋子,然后可以免费拿走,你猜会不会也一阵混乱,甚至有人大打出手。
      没错,人不但会争吃不下、用不着。死时也带不走的东西,而且还会永远嫌不够。
我认识一位老板,有次到他家拜访,离开时,夫妻俩送我出门,当太太打开“储藏室”,我当场愣住,里面竟满满都是鞋。这位老板告诉我:里面起码有五百双,而且他太太现在还继续在买。
      想想看,一个人一次能穿几双鞋?一生又需要多少双?那多余的鞋子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脚吗?但脚只要多休息,脚就很满足,那么多穿不到的鞋,还继续买,是为了满足什么?
是欲望,对吗?
      欲望就像像小孩会不断长大,你愈是满足欲望,欲望就会愈来愈大。看看你柜子里的衣服、鞋子,你可能还觉得缺了些什么。但比起你在学生时代所拥有的现在已经多出很多了。但是,欲望就是这样不管我们拥有什么,它都会“欲罢不能”。
      曾读过一首打油诗蛮耐人寻味,分享给大家,诗句是这样的: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思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栓住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当了县丞嫌官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做了黄帝求仙术,更想登天把鹤骑,
若要世人心知足,除非南柯一梦兮。
人只要不懂得知足,就不可能被满足,你愈想满足欲望,他就愈贪得无厌,索求无度。
你看那些有钱人,他们还需要更多钱吗?他们根本花不了那么多钱,可是希望更多的欲望使他们不但放不下,还想抓住更多,就像猩猩一样。
我想起一则寓言:有一个贪婪的富翁,在森林了寻找一位旅客遗失的珠宝,不巧被狼抓住了。
他给狼许多食物了,狼还是抓住不放。富翁对狼说:“你不是说,只要我供给你足够的食物,你就不会吃我妈?”
                是啊!”
      “我已经给你那么多食物吃了,为什么你还要吃我呢?”
      “你都没有足够的时候,你想我会有吗?”
      所以,当欲望不被满足时,我们不该想“要怎么去满足”,而是想:“为什么有那么多欲望”。
      为什么你认为应该要满足于自己的欲望?如果你的欲望让你觉得匮乏,让你感到不满足,你要做的,应该是限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设法满足它们,不是吗?
心理学家佛洛姆Eric Fromm)说过:“贪婪是无底深渊,人竭尽心力试图满足需求,却又永远无法满足。”
一个欲望的满足,往往象征更多欲望的滋生;更多欲望的产生,就意味有更多的不满。这就是为什么佛家不断强调“无欲”。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欲望还在,现在就不可能快乐。当欲望没有被满足的我们会感到痛苦,满足了欲望的我们一样感到痛苦,因为满足以后,我们又会不满足。
事实上心的不满足即是痛苦。所以,如果你想快乐,问题不在让自己满足,而是减少你的欲望。
            故事说完了,你们明白了什么?你们又有何感触呢?是不是觉得自己也和故事中的主角一样贪得无厌?读了以上的故事以后,人们要明白,就算欲望被满足了,人们也会感到痛苦,因为人们要的会比目前来得更多,而不惜去争去抢!在争和抢的过程中,人们会快乐吗? 不会, 人们只会感到非常的痛苦。如果你是那种抓住欲望不放的人,从今天开始,限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设法满足它们。只要你做到这一点,你就会活得快乐,因为你会明白,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让你去做。
      亲爱的朋友们,读完以后记得分享你们的心得哦!
      好啦,三个主题都已经分享完啦!也该接近尾声了,希望看了以上三个主题的分享后,你们会有所觉悟吧!觉悟就是跳出那个所谓的铁笼,只有跳出来,你才会发现,原来那是一个圆圈,别人是在绕圈子,而你也跟着绕。我们都要知道,每个人都要过他的一生,但是人的一生为的是什么?知道了生命只是一再重复的模式,你才能有所觉醒,接受变化,并转化为面对生命各种情境的智慧。我们努力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幸福快乐,这是努力的目的,不是吗?但是你的努力有没有将你引至这个目标?还是愈来愈远?这觉悟能愈早愈好!大家回去想想吧 。。。
【人这辈子,至少觉悟这一次】就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啦,是时候和大家说再见了。我们后会有期 。。。

      

2017年7月30日星期日

萧秀妃老师分享篇
【『受』與『想』】
每當我們遇到發生時,
內心馬上會昇起強烈的『感受』,
然後想法一個接一個浮現出來,
想法繼續牽動著情緒,
越想情緒越激動,
最後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為出來。
其實,我們可以選擇不一樣的結果,
那就是在發生的當下試著練習,
當心有『感受』時,
把注意力放在那個『感受』,
不論『感受』有多強烈,
就只是靜靜專注在那個『感受』。
此時,你會發現,
當我們專注在心的『感受』時,
『想』是完全獨立,沒有受到『感受』影響而喋喋不休,
當『受』和『想』分開運作時,
情緒就不會起作用,
『心』很快安定下來,
『想』也跟著安靜下來,
最後因為心安定,所以頭腦就會清楚當下可以做些什麼讓結果變好,
我想這應該就是《禮記大學篇》裡面所談的『定靜安慮得』吧。


2017年7月27日星期四



2016726 马雅光谱蓝风暴年
巨大的风暴席卷全球意识
摧毁了很多腐旧陈败的能量
犹如一个身心灵大扫除
在清理的过程
厚重的灰尘必定被扬起
 
这些灰尘 都是我们累世所囤积下来的
随着蓝风暴不留情地推动
我们在无法逃避下
 
只好老实面对
不论是外在的秩序 还是我们的看法观点
完全颠覆
我们承受的过程虽煎熬 痛苦
但要相信
 
一切的发生都是神性最好的安排
谢谢这一年里的发生
我很幸运 能遇到高意识地带领
和内在神性连结
在祂的帮助下
洗涤了我内在很多萎缩的能量
让我更有空间地去接纳不同的人事物

NAMASTE
以欢喜心迎接2017 726 马雅水晶黄种子年
欣忆写26/7/17
月亮蓝猴心灵谘商
#lunarbluemonkeyconsultation 
#mandala #zentangle #aurorazentangle #aurorazentangle禅绕曼陀罗#zentanglegems #gemstone #color #sakuramy #sakurakoi #sinyeehoczt18#zendalas

2017年7月24日星期一


需要的是水,而不是杯子。

若是我们一直将心思花在杯子上,又怎么有心情品尝水的甘甜?

这是一个忙碌上班族的故事。他每天匆匆赶着上班、开会、处理问题,电话接个不停,随便塞个三明治裹腹,很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他认为要“成功”就需要这样的努力;却没看出其实是欲望在主宰他的生活。而欲望也在主宰我们大家的生活。因为我们都被欲望牵着鼻子走,想要有钱,想要更漂亮的衣服,想要更高的职位,想要更大的房子,想要拥有这个、那个。我们多多少少也是这样。

      在名利的诱惑下,我们一天天在世俗旋涡中越陷越深,欢乐的影像也越来越模糊。
      某天,几个同学去拜访大学时的老师。老师问他们生活过的怎么样。结果学生们大吐苦水:“工作压力大呀,生意难做呀,仕途受阻呀,生活烦闷多呀!”

      老师笑而不语,从房间拿出许多被子。这些杯子各式各样,有瓷器的,有玻璃的,有塑胶的,有的杯子看起来高贵典雅,有的看起来粗陋低廉,老实说:“都是我的学生,我就把你们当客人了,你们要是渴了,就自己倒水喝吧。”

      大家说的已经口干舌燥,便纷纷拿了自己中意的杯子倒水喝。等大家手里都端了杯子时,老师讲话了,他指着茶几上剩下的杯子说:“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挑选的杯子都最好看、最别致的杯子,而像这些塑胶杯就没有人会选中它。”大家并不觉得奇怪,谁不希望拿着的是一个好看的杯子呢?

      老师继续说:“这就是你们烦恼的根源。大家需要的是水,而不是杯子,但我们有意无意地会去选用好的杯子,这就如我们的生活,如果生活是水的话,那么工作、金钱、地位这些东西就是杯子,它们只是我们来盛起生活之水的工具。杯子的好坏,并不能影响谁的品质,如果将心思花在杯子上,你哪有心情去品尝水的甘甜?”

      人们愈来愈不快乐,正是犯了本质上的错误。想要的太多,以致忘生活的需要。

      我们变得太过执迷于欲望的追求:职位升迁、销售业绩、收入的数字、流行的商品。孩子的笑脸、蝴蝶的斑斓色彩、夕阳的余晖我们视而不见,徐徐的清风无法触动我们,花朵的芬芳也无法在心里引起任何诗意,这样的生命怎么可能会有喜悦呢?

      人长大,总是不断地回忆着童年的天真与快乐,怀念着无忧无虑的过去。

      也常听人说,好怀念以前,好像跟以前一样快乐。那以前、小时候是怎么快乐的?
      当时什么都没有,却拥有最多的快乐。一只甲虫可以是快乐的理由,一颗茶叶蛋可以是欢喜的原因,一杯水可以成为幸福的体验。

      是啊!假如我们一直把心思花在杯子上,又怎么可以品尝出水的甘甜,不是吗?
喜乐不是后天学来,也不是努力得来的东西,喜乐是我们生来就有的,它就在每个人心里面。只是很不幸地,我们都遗忘了。

失去了童心,也就失去了喜乐。这是你我都知道,也有所体会的。当我们年纪愈大,愈聪明世故,烦恼就愈多;想追求的事物愈来愈多,欢乐就愈来愈远。

你的成功很重要,我知道,但不值得牺牲你的幸福和快乐。否则这样的成功,不是很失败吗?

     故事说完了,你们领悟到什么吗?人究竟为什么不快乐?为什么喜乐离我们越来越远呢?正是因为我们执迷于欲望的追求!我们认为,业绩、地位、金钱、财富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进而遗忘了什么叫喜乐。醒悟吧,人们!喜乐才是我们人生中最最重要的部分。我们不能没有喜乐,没有了喜乐,就算你再成功也是去了人生中最基本的目的。

      读后记得分享你们的心得哦!我们下期再见!下个星期有更有趣的故事要告诉您,可千万别错过咯!



萧秀妃老师分享篇

恐嚇】
在工作坊中,
常常有機會遇到吃很多苦,
累積一肚子委屈的媽媽級學員,
這些媽媽普遍都有一些特質,
在家庭中『犧牲奉獻』,『委屈求全』。
如果一個人一輩子用『犧牲奉獻』,『委屈求全』過生活,
最後只會在生命的底層留下憤怒與委屈。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
通常她們的頭腦會勞勞抓住自己的價值觀,
自己的信念,
以及無止盡的抱怨,
最後終其一生帶著這些怨懟過生活。
所以在工作坊中,
當這些媽媽坐上個案的位置時,
她會有說不完的故事,訴說不完的苦,
這時候如果直接勸說她們必須學會改變自己,
只會激起她們更多的憤怒。
其實,這些媽媽都很偉大,
她們非常愛家人,
對家人無止盡的付出與奉獻,
只是她們不知道,
『愛』人不能用犧牲的方式,
因為『犧牲』太沉重,最後身旁的人一定會逃離;
『愛』人也不能用委屈求全的方式,
否則最後只留下滿腹的『委屈』,不會是『全』。
但這些道理在她們生命中是進不去的,
如果進得去,她們就不會把人生過得這麼辛苦,
這時候激勵她們改變最好的方法,
就是『如實呈現』此刻她帶給孩子的影響是什麼。
通常我會邀請一位學員代表這個媽媽,
再邀請另一位學員代表受她影響『最嚴重』的孩子,
當二位代表在場域中如實呈現出來時,
看到孩子靈魂底層的痛苦,
這位媽媽通常會很震撼,
當下馬上升起很強的渴望,
『告訴我,我該如何改變我自己?
這是很多媽媽的共通點,
如果是為自己好,完全沒有意願,
如果是為孩子,半夜都可能爬起來清理。
所以,對這樣的媽媽,
我不會否定她們過去的付出,
我也不會對她們說很多道理,
但我會用這種方式恐嚇她們,
並讓她們清楚明白,
孩子是會承接父母的命運,
父母的情緒,
父母的信念,
甚至父母的想法,
如果,父母不改變自己,
最後孩子只會受跟父母一模一樣的苦。
所以,為人父母,
如果愛孩子,
不是為他們做盡一切事,
安排所有的未來,
而是想辦法讓自己快樂,
想辦法讓自己好,
這是愛孩子最好的方式。



❁ 励志文章 ❁ 【人才的培养】 人才有时真的需要有意识的培养 。 我们队是出了名的穷队,但是在培养人才方面却出了三家 。 一家的家长是复原军人,也许在外面见多识广,懂得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复原军人的家长复原后,就开始做生意,到离家较远的观鱼庙,太平圩,船形贩...